誤差率:
--分辨率:
--重現(xiàn)性:
--儀器原理:
其他分散方式:
--測量時間:
--測量范圍:
--看了單顆粒力學性能測試系統(tǒng)的用戶又看了
虛擬號將在 180 秒后失效
使用微信掃碼撥號
單顆粒力學性能測試系統(tǒng)
1、產品介紹
單顆粒力學性能測試系統(tǒng),可用于材料單個顆粒(μm級別)的抗壓強度測試,通過高精度的位移和壓力控制,可采集壓頭加載到單個顆粒上后的應力-應變曲線,從曲線的突變點分析顆粒的壓潰力。測試過程中,可以借助光學顯微鏡觀察顆粒在壓前壓后的形態(tài)、測試顆粒的尺寸信息等。 通過抗壓強度的測試結果,可以評估材料顆粒層級的抗壓性,從而有助于指導研發(fā)人員進行材料優(yōu)化和工藝設計,提升材料的力學強度。
#顆粒壓潰測試 #顆??箟簭姸葴y試 #壓痕儀 #微米級力學性能測試 #微小壓縮試驗機 #微小結構強度測試#材料抗壓
1.1背景
對電池材料顆粒測試壓潰強度,可用于評估材料的耐壓性,指導輥壓工藝,且力學強度高的材料,后續(xù)的循環(huán)穩(wěn)定性也會較好。
1.2測試對象
鋰電池正負極材料(正極:多晶三元、富鋰材料;負極:硅基、 硬碳等;固態(tài)電解質)。
1.3測試顆粒尺寸
單顆粒粒徑大?。?5~50μm。
1.4設備功能
基本功能:顆粒擠壓,記錄力-位移曲線?尋找“失效”點:顆粒被壓潰(失效)的力。
功能模塊:位移、壓力、軟件集成控制;顆粒實時拍照、錄像。
2、應用案例
2.1正極-富鋰錳基層狀氧化物(LLOs)
(a)PLLO和(b)LLO-NP@LPO的單顆粒壓潰測試曲線。(c,d)PLLO和LLO-NP@LPO單顆粒壓潰測試前后的光學照片。PLLO和LLO-NP@LPO在400個循環(huán)后的(e, f)SEM, 以及(g, h)TEM圖像。
單顆粒壓潰測定從微觀尺度揭示了正極材料力學性能與電化學穩(wěn)定性的內在聯(lián)系,不僅為評估和篩選高性能材料提 供直接判據,更通過定量化、高精度的測試方法,推動表面改性策略的優(yōu)化與電池壽命預測模型的構建,是連接材 料設計與實際應用的重要橋梁。
2.2正極-三元材料
2.2.1單顆粒測試
2.2.2粉末測試
2.2.3扣電測試
按照相同的工藝組裝為半電 池后,3.0~4.3V,0.5C, 45℃循環(huán); B2 樣品的循環(huán)穩(wěn)定性更好。
B1 和 B2 由不同前驅體燒結而成,顆粒粒徑 D50 均為 9.5μm。
顆粒破碎過程現(xiàn)象不同,粉體壓實不同,扣電循 環(huán)性能有差異。
3、型號及參數(shù)
#顆粒壓潰測試
#顆??箟簭姸葴y試
#壓痕儀
#微米級力學性能測試
#微小壓縮試驗機
#微小結構強度測試
對電池材料顆粒測試壓潰強度,可用于評估材料的耐壓性,指導輥壓工藝,且力學強度高的材料,后續(xù)的循環(huán)穩(wěn)定性也會較好
一、背景1. 單顆??箟簭姸群筒牧?極片/電芯性能的關聯(lián) 在微觀尺度上,電極由納米級或微米級顆粒組成。因此,電極材料固有的顆粒特性對電池的電化學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。為了獲得具有理想電化學性
2024-03-12
隨著新能源行業(yè)的蓬勃發(fā)展,鋰離子電池逐步在往更高能量密度、更長循環(huán)壽命的方向發(fā)展?,F(xiàn)有的石墨負極理論克容量僅372mAh/g,已無法滿足未來對電池能量密度的需求。硅基負極因其理論克容量高,含量豐富,嵌
2024-04-24
(第二期)多孔極片的均勻性直接影響電池的能量密度與循環(huán)壽命,其綜合表征方案通過多尺度、多模態(tài)的協(xié)同分析,為精準調控電極微觀結構提供系統(tǒng)性方法;而漿料的均勻性與網絡穩(wěn)定性是制造工藝的關鍵瓶頸,阻抗流變技
在全球能源轉型與新能源產業(yè)高速發(fā)展的背景下,消費類電池、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的迭代升級對電池的能量密度、循環(huán)壽命、安全、快充、成本的要求日益嚴苛。電池及關鍵材料的測試作為產品質量控制與研發(fā)的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,不
電池的穩(wěn)定性是電動車安全運行的重中之重,電池一旦發(fā)生熱失控將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損失,甚至威脅到車內人員的生命安全。作為熱分析和物性表征儀器的主流供應商之一,TA儀器一直致力于圍繞電池熱安全進行持續(xù)研究
第一作者:唐睿通訊作者:董錦洋*,蘇岳鋒*,陳來*單位:北京理工大學、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(chuàng)新中心、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、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使用設備:元能科技PRCD3100粉末電導率測試01
一、背景在鋰電池材料生產領域,異物控制是保障產品質量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正負極材料中混入的金屬異物與非金屬異物,可能嚴重影響電池性能與安全。在當下競爭激烈的行業(yè)環(huán)境與市場需求下,鋰電異物的分離和檢測已從傳統(tǒng)的
導電劑——鋰電池的“隱形橋梁”在鋰電池的極片中,導電劑和粘結劑往往相互混合在一起形成連續(xù)的碳膠相,活性顆粒鑲嵌在碳膠相網絡中。碳膠相是電子和離子傳導的主要路徑,一方面,導電劑形成相互連通的三維網絡,傳